位置:首页 > 燃气资讯 > 西南临钻:科技为提速丰羽添翼
西南临钻:科技为提速丰羽添翼
浏览次数 934 , 日期 2014-02-17 , 燃气设备 加入收藏
“非常规整体配套技术、自激振荡旋转冲击技术、伽玛无线随钻仪、球型稳定器、录井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临盘钻井分公司立足科技创新,以解决制约生产“瓶颈”难题、保证井控安全和降低事故复杂为重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实施科技提速和科技增效,平均机械钻速、平均台月效率同比去年增加了2.44米/小时、454米/台月,平均钻井周期、建井周期、事故复杂率分别减少0.51天、0.28天和下降2.40%,科技让该公司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非常规井集成配套,突破高端领域
进一步完善整体配套技术,针对深水平井定向速度慢,易垮塌高压油泥岩、油页岩井段易出现事故复杂、水泥封固段长等难题进行研究和攻关,成功攻克深水平井水平段稳斜和沙三中段井下事故复杂出现的难题。通过钻井、泥浆、定向井、地质录井、固井多项新技术的集成配套,实现了非常规井的大步提速。完成的第二口非常规水平井夏945HF井与第一口非常规井夏103-1HF井相比,总进尺增加668米,机械钻速提高0.88米/小时,建井周期缩短了10.33天,实现了非常规领域的新突破。
自激振荡式旋转冲击,深井提速添翼
随着老油区勘探开发的深入,该公司承钻的井越来越深,难度越来越大,实现深井提速成为钻进提速提效的又一关键。该公司在开展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及时引进了自激振荡式旋转冲击这一新技术,通过在街403井应用,采用该技术的平均机械钻速与邻井同井深机械钻速相比,每小时提高1.3米,提高了26%,达到了深井提速的目的。
球形稳定器,让井下不再复杂
近些年来,该公司承钻的井80%以上都是定向井,特别在大斜度定向井施工中,卡钻事故、井下复杂成为钻井提速提效的一大障碍,该公司推广应用球形稳定器,有效的减少了大斜度定向井划眼等井下复杂问题,保障了井下安全。2013年该公司所承钻的井斜45度以上的定向井占到了全年总井口数的25%,通过该应用杜绝了大斜度井的卡钻事故,有效的避免了斜井段长段技术划眼的情况发生,降低了事故复杂,提高了钻井时效。
无线随钻地质导向,在油层精准穿行
在非常规井夏103-1HF井施工时租赁FEWD测量仪器的高额费用让该公司记忆犹新,为减少投资成本,增加钻井效益,工程地质技术人员通过伽玛曲线与气测全烃曲线对比、钻时对比与砂样分析相结合,实现了单伽玛曲线在实钻中地层分层和层位对比的要求,并成功在夏945HF非常规水平井中应用,使水平井油层卡准率达100%,并且在16口水平井中实现了未因地层差异而填井侧钻的问题发生。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市场创造了效益,也为甲方节约了开发经费,达到了甲乙方共赢的目的。
实施动态远程监控,打造“千里眼”
该公司结合自身生产及技术现状,在现有设备基础上,通过自主编程开发,建立实施钻录井实时数据远程传输系统。该系统具有钻录井参数实时在线浏览显示、各项信息查看、资料文件共享、消息传递等功能。该系统开发建成后已先后在商105-平3、临41-侧平12、夏37-侧斜6等30余口井应用,实现了钻录井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控,同时通过将用户端信息查看软件交付甲方使用,深得甲方的赞赏,在系统应用期间承钻的11口水平井的施工中,甲方均通过传输系统而不用亲临现场实现动态快速决策,每口井均减少了措施等停时间,有效节约了钻井周期。
区域性复杂断块研究,开解井下复杂的“钥匙”
临41断块是临盘工区有名的事故复杂高发地,曾多次发生严重井漏,让承钻的井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该区块是火成岩发育区,部分火成岩分布区形成了多角度裂缝,且区内还有48口注水井,地下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是甲方老区开发的重点区块,加强对该区块的研究应用就成为破解该区块事故复杂难题的“钥匙”。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展开攻关,地质技术人员对该区块中的104口井进行抽样调查,对临41断块沙二段火成岩形成时期、背景、产状、特征及厚度和范围变化、沙二段浅成侵入岩分布规律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和可钻性分析,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为顺利安全钻穿火成岩段提供了依据和钻井方法。该项目的研究应用成功提高了火成岩预报准确率,为井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调整设计井身轨迹、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据,提速增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