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燃气资讯 > 中原采油三厂育出“稳产田”
中原采油三厂育出“稳产田”
浏览次数 930 , 日期 2014-02-19 , 燃气设备 加入收藏
中原采油三厂:老区块里育出“稳产田”2014年1月,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明一西块自然递减率持续保持在4.9%的低水平,新年起步就呈现出良好的稳产态势。而从该厂最新的油藏开发曲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2009年以来,明一西块原油年产量始终在4万吨以上,自然递减率稳中有降,去年更是从16.65%下降到7.66%,达到历年来最低。
“要挖掘老区块的潜力,不断更新认识是第一步。”该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唐志明说。去年,该厂把明一西块的开发列为年度科研项目,重点对开发程度较低的明一西块南部沙三上进行攻关,力求获得地层认识上的突破。
在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该厂地质人员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相位追踪技术,对区块边角处的一条断层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剩余油富集区,并部署了3口新井——明1-C17井、明63H井和明508井。
新井钻进期间就见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特别是明508井和明63H井,去年7月份和10月份分别投产后,两口井初期原油日产量达到26.7吨,含水率分别为16%和36%,截至目前已累计产油2000多吨。
唐志明说,明一西块的采出程度虽然已经达到45%以上,但南部沙三上的发现表明仍有一些边角断块等待被认识。下一步,该厂还将继续加深对复杂小断块的研究,不断为老油区寻找资源接替空间。
经过30多年的开发,明一西块油水井布局已近饱和,现在平均1平方公里内就分布有27口油水井。但由于长期受腐蚀等不利因素影响,明一西块出现了多个事故井区,完整的注采井网一度遭到破坏,加上区块内复杂的油水关系,“有井无网”的格局成了老区块持续生产的制约因素。
据明一西块的地质负责人王全红介绍,在南部构造复杂区,他们主要通过调整、侧钻完善注采井网,而在北部事故井区,则主要通过大修恢复有效注采。去年,该厂通过大修换井底、换套管,盘活了多个注采井组。
主要开发层为沙二下的明47井区,长期处于低效、无效注采状态。去年,该厂对明47井进行大修换井底,并实施转注。井网恢复后,该井对应油井明239井见到注水效果,日增油1吨。去年,该厂在明一西块实施大修换井底、换套两井次,目前已累计增油500多吨。
在完善井网工作中,该厂对明一西块还坚持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建立起了相应的高效注采井网。
为了提高注水的有效性,对于明一西块,该厂摸索出了动态调水的办法,一方面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注入量,在地层中形成不稳定的压力场,以增大注入水波及范围,一方面及时依据油井动液面、液量变化,进行先期调水,即周期性调水和预警式调水。
唐志明介绍说,明一西块属河流相沉积,层内非均质严重, 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也在进一步加剧,实施动态调水是减缓水驱效果变差的有效办法。
目前,明一西块有3个井组正在实施周期性调水,均见到了较好的驱油效果,其中明1-10井组效果最为显著。根据井下压力状况,该厂地质人员为明1-10井制订了每七天注水一次、五天为一个注水周期的注水计划。结果在去年一年时间内,与之相对应的油井明1-C55井产量一直稳定在3吨以上。
通过周期注水、预警式调水等方法,明一西块油层层内以及零散分布的剩余油得到进一步挖掘,区块水驱控制储量增加4.2万吨,水驱控制程度提高1.94个百分点.油田稳压器EZR,95H,299H-奥丽斯特020-8217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