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燃气资讯 >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保障:天然气调峰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保障:天然气调峰
浏览次数 1066 , 日期 2013-01-30 , 燃气设备 加入收藏
按照新出炉的能源“十二五”规划,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亿千瓦,也就是2010年到2015年的年均增速高达26.4%。面对如此快的风电发展速度,电网吸纳和调峰能力也成为能源发展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看来,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以天然气为支撑的,包括英国、意大利等皆是如此。
“不解决天然气,就很难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问题。”李俊峰在中国能源研究会日前举办的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制度保障研讨会上说。
天然气发电调峰优势明显
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客观上需要一定规模的灵活调节电源与之相匹配。过去,中国的风电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微弱,间歇性问题并不显著。但按照“十二五”规划,2015年风电装机规模至1亿千瓦后,风电在14.9亿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发展目标中占比将达到6.7%,加快发展调峰和储能来解决间歇性问题就显紧迫。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陈卫东在参加前述会议时表示,如果没有天然气发电的支撑电网调峰能力,可再生能源很难大规模使用。他强调,按照欧洲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就必然增加对天然气的使用,但目前中国的天然气结构在一次能源的比例还不到5%,而全球平均为25%左右,连印度也达到了47%的水平。
被专家们反复强调的天然气发电在调峰上的确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天然气发电效率高、低碳清洁,也符合中国节能和减排双目标。天然气发电机组联合循环发电效率可达52%~58%,远高于当今最先进的同等功率大型煤机机组45%~47%的发电效率。
与煤电相比,天然气发电不会产生灰尘等固体颗粒物质,也几乎不会有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能减少58%,氮氧化合物的减少更在八成以上,可明显缓解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
可以用来调峰的并不只有天然气,但其他发电形式的优势都不如天然气明显。比如,太阳能和风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互补的关系,但目前太阳能装机容量有限,还无法形成有效调峰规模。水电也可以用来调峰,因为季风期往往是枯水期,风小的季节往往是丰水期。但中国水电(3.79,0.06,1.61%)富在西南,以此调节东部容量缺口能力有限。另外,大型水利枢纽电站受灌溉、航运、防洪等综合利用影响,调峰能力受到一定制约。核电以其稳定的发电能力也可以被用作调峰可用电源,但核电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一般不参与调峰。
还有一种被寄予厚望的调峰方式是抽水蓄能。由于操作灵活,其调峰能力是普通启停调峰技术的2倍。“十二五”时期,国家在规划中要求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到201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是天然气调峰电站的最好补充。但抽水蓄能电站劣势在于效率损失比较严重,建站对地质要求也较高,选址分布不如天然气调峰方便。
当然,单靠天然气难以解决调峰问题,多种发电形式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调峰能力才较为可观。
价、量双限
“十二五”规划已经给天然气发电订立了56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较2010年几乎翻了一倍。但对于中国来说,天然气发电的限制在于气源和气价,以及管道建设。
我国常规化石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油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常规天然气新增产量仅能满足新增需求的30%左右。解决气源问题无外扩大进口和加快国内勘探。
在海外购气上,按照“十二五”规划,中国将新增天然气管道4.4万公里;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收能力新增5000万吨以上。在国内勘探上,“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加快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十二五”期间中国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5万亿立方米,产量超过1300亿立方米。
除常规天然气外,页岩气和煤层气将成为中国天然气供应的新增长极。“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煤层气、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增加1万亿和6000亿立方米。
对于能否达到这样的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目标,陈卫东认为,关键在于中国能否在上游、下游还包括贸易领域都想方设法放开投资准入。
美国页岩气革命中,私人资本的巨额投入是页岩气形成商业规模的关键。陈卫东也引述了这样的一组数据,2009~2011年,中国资本流入美国页岩气的投资有300亿美元,但中国目前在国内页岩气的勘探上差不多只打了约60口井,如果按照每口1亿美元来计算,不过是60亿美元,中国国内的投资能力和实际的投资额有很大的差距,更显政府放开投资准入的必要。
在价格上,由于销售电价上政府拥有绝对的管控权,而天然气价格本身波动较大,让天然气像煤电那样大规模发电并不经济,发展调峰电站成为天然气发电最为现实的选择。
“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天然气来源可靠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合理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电站。在电价承受能力强、热负荷需求大的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广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支持利用煤层气发电。“十二五”时期,全国新增燃气电站3000万千瓦。
反控煤电仍期待可操作方案
无论是发展天然气发电,还是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目的都是优化能源生产结构。但按照目前中国的资源禀赋,无疑降低煤炭比重会较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更大的政策效力。
在有着多年煤炭行业规划经验的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李瑞峰看来,多年来中国的煤炭占比一直没有较大改善也有能源源头供应的尴尬之处。
李瑞峰称,在做煤炭规划的时候,其实首先考虑安排清洁能源,而把煤炭使用放在最后,但这么多年来,非煤炭的能源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供应不上,所以煤炭依赖度不得已保持在当前的水平。
“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到2015年,煤炭产能达到41亿吨,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以内。对于这一总量控制目标,李瑞峰认为,究竟最后能否达到这一目标还很难说,但这一限量目标有着强烈的导向意义,即中国已经下决心控制煤炭总量了。除了全国需进一步统一调控煤炭消费之外,李瑞峰认为,在调整能源结构上,政府必须让外界看到系统性的方案,特别是细化到操作层面的东西。